我校两个项目喜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技[2019]4号)。我校脾胃病研究所季光领衔的项目“疾病证候分类新方法及其应用”、针灸经络研究所吴焕淦领衔的项目“针灸特色技术应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疾病证候分类新方法及其应用”项目完成人季光、吕爱平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创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分类体系,发现并证实NAFLD脾阳虚是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拓展经方苓桂术甘汤新用途和新靶点,为病证结合研究转化医学研究提供范式。项目以疾病典型证候为切入点,提出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关联规则是疾病证候分类科学基础的创新学说,创立了疾病证候分类的技术方法体系,揭示了疾病证候分类的部分生物学基础,推动了疾病证候分类研究在诊断、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证候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应用。项目获得授权专利8项,研发新药6项,主持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中医学临床实践的模式创新和跨越发展。“针灸特色技术应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项目完成人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与应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