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

发布:2007-09-28 浏览次数:7
 

    本学科由曙光医院(骨伤科研究所)、龙华医院(脊柱病研究所)及针灸推拿学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中医院、普陀医院的骨伤科和骨伤教研室共同构成。先后列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病专科;2007年,又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吴诚德、施杞、石印玉等教授带领下,学科秉承具有130余年历史的“上海石氏伤科”学术精华,并虚心学习其他学术流派之长,融入新知,继承创新,学科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队伍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一、主攻方向

1.中医药防治脊柱病研究:运用中医药防治颈、腰椎疾病为本研究方向的临床特点和优势。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和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基因敲除小鼠、斑马鱼等模式动物学研究平台。提出并证实“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脊柱力学失衡学说以及“恢复脊柱平衡”的防治学观点。发现椎体骨质增生来源于椎间盘软骨终板的新机制(Spine,2006);发现Runx1和Runx3能够调控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JBMR,2005,2007JBC,2006)。开发了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新药“复方芪麝片”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方芪灵片”。在临床研究方面,根据退行性脊柱病的特点和中医学认识,提出“骨节错缝、气血不通、筋骨失和”是其发病的关键病机,整理研究出“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新技术”,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在国内推广应用。

2.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根据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中医学理论分析,提出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痰瘀阻络”的基本病机,拟定补益肝肾、化瘀通络的基本治法,开发出中药制剂“密骨胶囊”,采用随机、对照设计、长时程(最长2年)观察,证明其具有维持或升高骨密度和改善患者全身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而从骨组织微环境的细胞与分子调控机制和系统性整体调控机制两个方面,系统阐明了中药综合改善骨骼质量的作用特点。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中药复方作用于不同细胞模型的时效、量效关系,完善了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评定的技术方法,建立了稳定、可控的相关实验技术规范和含药血清制备标准操作规程。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发起拟定《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临床前和临床评价指导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有望成为该领域全球性的研究指南。

3.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病研究:根据骨关节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中医学理论分析,提出“痰瘀致痹为标、肾元亏虚为本”的基本病机,拟定养血柔肝、化瘀通络的基本治法,开发了“养血软坚胶囊”、“软骨利胶囊”、“金力胶囊”等中药制剂,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其缓解关节局部肿、痛和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有效的基础上,从关节及其附属组织微环境的细胞与分子调控机制和系统性整体调控机制两个方面阐明中药作用特点。

4.中医骨伤康复学研究:重点围绕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和重大疑难病进行功能康复学研究,逐步形成了以中医康复学内涵为基础、现代康复医学为指导的独特中医骨伤康复学学术体系。本学科先后成立2个中医骨伤康复研究中心。2005年12月,在戴�戎院士和陈永强教授领衔下,成立了“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康复医学研究所”;2006年12月,我校又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联合成立了“手外科手功能康复科研教学基地”,顾玉东院士和施杞教授担任主任委员,20多位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学界的著名专家担任委员,共同推进功能康复医学的发展,打造国际康复品牌。

二、科学研究

    近年来,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承担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等部市级项目50余项。荣获部市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主编全国性教材、专著26部,发表论文3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并授权3项,开发新药8项并转让2项。先后主持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年会、国际骨生物学讨论会等国际学术会议9次。特别是在美国脊柱病杂志(Spine)、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杂志(JBMR)、美国生物化学杂志(JBC)、比较神经病学杂志(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美国神经创伤杂志(Journal of Neurotrauma)等国际专业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7篇,总影响因子60以上。经检索,本学科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数量、国际学术交流次数、ISTP与SCI论文数量以及总影响因子等均居国内同类学科首位。

三、医疗服务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本学科开放总床位330张,平均年门诊量27.2万人次,平均年出院人数3968人次。其中,急危重症占50%左右、疑难病症占25%左右、外省市和境外就诊者占30%左右。在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方面,形成了系列的特色疗法和诊疗规范,具有明显优势。

四、人才培养

    为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专业)硕士点(1986年)和博士点(1990年),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始终秉承我校“一体二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又有广泛的现代科学知识和中国文化内涵的基础。先后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8名,博士后进站工作7名。毕业研究生分布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担任学院院长、所长、科主任以上的有31人,为全国兄弟单位中医骨伤科学的学科发展和本学科的现代化、国际化作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十五”期间,主编了全国本科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及研究生教材《骨伤科实验研究》。

五、队伍建设

    本学科目前有正高17名,副高39名,中级33名,并有28人的专职科研队伍(博士、硕士学位占80%),聘请3位两院院士担任学术顾问,8位外籍科学家担任客座教授。近5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担任副会长1人次,在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等相关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6人次、副主任委员8人次。其中45岁以下担任主任委员1人次、副主任委员6人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项,体现出老中青三代学科梯队健全,学术优势和影响力较明显。与国内高校同类学科相比,本学科还有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获得者各1人。

六、基地建设

    以大学的两个直属研究所(骨伤科研究所、脊柱病研究所)为依托,建有一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与关节病理学”科研三级实验室和一个与国际华人骨研学会合作的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总面积12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0万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医骨伤科研究创新平台;建有以施杞、石印玉名中医命名的2个“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工作室”和2个“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为学科建设和中医学术传承奠定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