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市中医临床医学院田建辉教授团队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在线发表了题为Regulating chemoresistance andcancer stemness: theCDH17-YAP pathway indistinct cellular states oflung cancer CTC cluster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伏毒”—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簇化疗耐药的新机制。
复发转移是制约肺癌整体疗效提高的“卡脖子”难题。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原发肿瘤脱落进入外周循环的肿瘤细胞,是肿瘤转移发生的“种子”,在肺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CTC簇的形成,其转移潜能显著增强,且临床上可检出CTC簇的患者具有更差的生存和预后。田建辉教授团队前期联合复旦大学施奇惠教授成功建立人源肺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系(CTC-TJH-01),基于此细胞系构建了肺癌转移特异性研究平台。本研究对肺癌CTC簇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CTC-TJH-01细胞簇具有肿瘤休眠、肿瘤干性表型增强、化疗耐药、小鼠体内致瘤性和肿瘤生长能力减弱等特性;CDH17-YAP通路的激活介导了CTC-TJH-01细胞簇化疗耐药和肿瘤干性,而化疗药仅能降低肿瘤的生长速率。该发现从现代肿瘤细胞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对中医肿瘤学病因病机“伏毒”的认识,为“正虚伏毒”肺癌复发转移核心病机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研发肿瘤转移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我校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研究所阙祖俊副研究员、杨蕴副主任医师和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齐丹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我校市中医临床医学院田建辉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吴二喜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张戈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为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教委“炎-癌转化”病证生物学前沿研究基地项目和科比特癌症研究基金等资助。(科技处、市中医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