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

中西医结合学院王志菲团队揭示黄芩素治疗慢性痒的作用机制

发布:2024-10-14 浏览次数:10

近日,我校中西医结合学院王志菲研究员团队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上发表了题为Baicalein ameliorates chronic itch in ACD mice by suppressing the spinal astrocytic STAT3–LCN2 cascad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阐明黄芩素(Baicalein, BE)通过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STAT3–LCN2通路缓解小鼠慢性痒的作用机制,揭示了黄芩素治疗慢性痒的重要药用价值,为慢性痒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慢性痒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症状,持续而顽固的慢性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复杂多样,皮肤病、系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等都会出现严重的慢性痒。这一症状不仅限于皮肤表面,还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但目前临床上用于慢性痒的治疗药物或手段非常有限。黄芩素是黄芩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等。有研究报道黄芩素可缓解急性痒,但其对慢性痒的治疗作用仍未可知。

该研究建立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诱发的慢性痒小鼠模型,利用药理学及行为学实验发现,黄芩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CD小鼠的慢性痒,并显著减轻ACD小鼠造模部位的皮肤损伤。研究报道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瘙痒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黄芩素可显著减少ACD小鼠脊髓背角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结合体内实验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实验,联合证明了黄芩素可调控脊髓星形胶质细胞STAT3-LCN2通路。该研究阐明了黄芩素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缓解慢性瘙痒的作用及机制,为开发治疗慢性瘙痒的新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我校中西医结合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杜利霞讲师和2021级硕士研究生高心仪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西医结合学院王志菲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扬帆计划项目的支持。中西医结合学院、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