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新一届伦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科技创新楼一楼报告厅召开。会议由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主持。
会上,我校科技处处长赵咏芳首先介绍本届校伦理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副校长杨永清宣读伦理委员会成立文件,并为伦理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与会委员就未来我校伦理工作的开展、伦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完善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提高伦理审查效率和质量是保证临床医学研究顺利实施的前提,也是服务生物医药创新技术的重要保障。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上海市委提出的32条具体举措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伦理委员会建设。此次学校新一届伦理委员会的成立正是在国家战略需求、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研讨高质量推进伦理学科建设,确保所有研究在保障人权并尊重、保护研究参与者权益的前提下施行,是全国中医药高校创新领先之举。
杨永清对学校成立伦理委员会表示热烈祝贺,对致力于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伦理学科发展的委员们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校伦理委员会在主任委员的带领下,有能力、有担当做好伦理工作。他相信委员会一定会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做好临床、动物的伦理审查、培训、科研与教学工作,培养伦理相关人才,有效推动中医、中西医结合伦理专业的发展,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朱惠蓉总结委员意见,指出校伦理委员会要重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思考如何应对转化医学研究迅速发展带来的医学伦理问题,尤其是构建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伦理学科建设上多下功夫;二是应培养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一流伦理学人才,开展好伦理课程建设,服务科教育人工作,这是学校伦理委员会不同于医院、区域伦理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三是在如何改善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方法和标准方面,要提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伦理分级标准,发挥我校的智慧和实力;四是重视伦理工作服务基础科学研究,重视动物福利、动物伦理,学校设立专门的动物伦理委员会,要与不断进步的生物医学技术联系,在动物造模、饲养、处理的全过程上加以关注,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保障的前提下,推动动物伦理的发展。
(科技处)